一、貴州茅臺五糧液的廠址
五糧液廠址:四川省宜賓市岷江西路
茅臺地址:貴州省北部風光旖旎的赤水河畔茅臺鎮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啤酒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
Email:gzmt_beer@yahoo.com.cn
電話:
二、茅臺的產地在哪兒?
真的茅臺酒的商標是飛天或五星,茅臺酒分53度,43度和38度,酒屬醬香型,生產廠家是茅臺股份公司。要是其它酒廠那就不是茅臺酒,茅臺鎮大小酒廠有5百多家,酒的名字很多都帶茅臺兩個字,因為廠址在茅臺鎮,注冊商標有茅臺,那沒有侵權,所以要看清生產廠家就好了。
三、出廠價六元的茅臺啤酒叫什么名字?
茅臺啤酒經營10年業績尷尬欲轉手
近日,深圳蘇賽特商業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均在微博中稱,茅臺啤酒正在積極尋找買家。李保均對于茅臺啤酒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道:“茅臺啤酒最大的失誤就是沉醉于茅臺的成功,以為憑借茅臺兩個字就能擺平一切。茅臺確實有品牌溢價,但當被借用到啤酒之后,溢價就大打折扣了?!?/p>
茅臺集團于2000年11月在貴州遵義斥資2.4億元建成年產10萬千升的生產線。實際上,投產10年來,這條生產線的產能一直處于半開工狀態,據蘇賽特的分析師預計,茅臺啤酒2010年的全年銷量也僅為5萬-5.5萬千升。這一年銷量,僅相當于一個三線城市的小啤酒廠的產量。而在2010年,啤酒三巨頭中產量最少的燕京也已經突破年產500萬千升的大關。
茅臺非主流產品業績普遍不佳
實際上,茅臺由于產能的限制,試圖走多元化經營之路,除了主打的茅臺酒外,茅臺還生產神州酒、明將酒、燦爛人生酒、名門、華堂、金赤水燈10多個品牌的白酒。在白酒之外,茅臺又生產茅臺啤酒、茅臺干紅等。如此種類繁多的產品,卻鮮有消費者熟悉。
特別是茅臺干紅和茅臺啤酒,因與茅臺白酒是完全不同的產品種類,業績并不理想。茅臺干紅是茅臺集團在貴州省外投資的唯一一家企業,成立于2002年7月30日,位于河北昌黎。而茅臺干紅上市8年來,不但知名度未打開,銷售也主要依靠搭售,即通過茅臺專賣店的銷售渠道,買茅臺白酒送茅臺干紅。網易財經了解到,近期有的茅臺專賣店就采取“買一瓶43度茅臺贈一瓶茅臺干紅”的營銷策略。而茅臺啤酒的境遇也與茅臺干紅類似,因缺少完善的銷售渠道,銷售方式主要依靠搭售。而在茅臺集團的官網上,這兩款產品也是地位尷尬,并未出現在茅臺集團官網的全線產品介紹中。
據了解,茅臺啤酒出廠價為6元,市場批發價為11元,但市場上的茅臺啤酒卻賣到了58元一瓶。
茅臺啤酒為何失敗?
啤酒屬大眾消費品 58元/瓶的超高端定位難獲認同
茅臺做啤酒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啤酒屬于大眾消費品,普通啤酒單價3元左右,而純生啤酒一般也就10元以內。目前國內啤酒三巨頭青啤、雪花、燕京最高端的啤酒,終端售價也均未超過20元,而茅臺所生產的啤酒定位明顯受其“天價茅臺”的影響,價格高的離譜。
據了解,茅臺啤酒出廠價為6元,市場批發價為11元,但市場上的茅臺啤酒卻賣到了58元一瓶。因為茅臺啤酒采用代理的方式銷售,經過經銷商的層層加價,導致了啤酒賣到消費者手中時已經是出廠價的近10倍。僅僅因為“茅臺”的名號就讓消費者付出比普通啤酒高出很多的價格購買,自然打不開市場。而茅臺啤酒過高的終端價和出廠價的價差也不難讓消費者發現其產品本身的價值并不高。
茅臺品牌影響力難延伸至啤酒
茅臺集團做啤酒、干紅等,初衷是憑借茅臺的品牌號召力獲得消費者認同。但是,生產白酒和啤酒是完全不同的工藝,稍微有點酒類常識的人都知道,茅臺酒主要是靠高粱和小麥釀造,而啤酒的主要生產原料為大麥和啤酒花,工藝上也完全不同。茅臺白酒之所以品質高,與當地的水、氣候、菌類等有關,而實踐也證明,只有茅臺鎮能生產出高品質的茅臺酒,而茅臺的啤酒廠則在遵義。從生產工藝、原料、產地等方面分析,茅臺啤酒除了有“茅臺”的名號,基本跟茅臺無關。
茅臺做啤酒失敗,正是因為其過度的應用了“茅臺”的品牌影響力。有分析認為,茅臺的品牌號召力,延伸到其生產的中低端白酒,如茅臺迎賓酒、王子酒還可以,茅臺做啤酒則完全是外行。而茅臺做干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茅臺干紅的生產基地位于河北昌黎,除了酒廠是茅臺集團的子公司,產品名字上有“茅臺”二字,實際上與茅臺白酒的高品質并無實質關系。
1月1日,貴州茅臺正式上調出廠價格,并執行新的限價令。
做強還是做大,茅臺的兩難選擇
受限產能 通過提價做業績遭質疑
茅臺酒由于生產周期長達5年,又因為高端茅臺酒的生產條件苛刻,茅臺集團此前多次嘗試異地生產均告失敗。由于產能受限,茅臺要保證利潤增長,面臨兩個選擇,做強或者做大。做強即把拳頭產品茅臺白酒的盈利能力提高,而做大則是擴充產品種類,生產中低端的白酒甚至啤酒、紅酒等。
在“做強”方面,茅臺推行提價戰略,短短幾年時間內,53度飛天茅臺的終端售價翻了數倍,而這也招致了公眾的質疑。此外,茅臺年份酒更是越炒越離譜,茅臺白酒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奢侈品。
進行產品種類擴張 王者思維下并不擅長營銷
而在“做大”方面,茅臺不斷擴充產品種類,除了10多個品牌的白酒外,茅臺分別于2000年和2002年生產啤酒和干紅。
但是,茅臺10多個品牌的白酒,能被消費者叫上名號的并不多,而其主要業績仍是靠茅臺飛天系列白酒。而茅臺干紅和茅臺啤酒就更是難以打開局面。從營銷角度分析,茅臺高端白酒是典型的“賣方市場”,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而茅臺高端白酒的銷售主要主要依靠黨、政、軍的團購和茅臺專賣店,并不需要主動去普張營銷網絡。一本萬利的茅臺專賣店早在數年前就不增設。
而茅臺所成產的其他品牌白酒和干紅、啤酒等,則是“買方市場”,需要茅臺去鋪設營銷網絡和宣傳。茅臺在白酒領域長期的王者思維影響下,顯然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做利潤率并不高的這些二線產品。實際上,茅臺啤酒的營銷網絡主要通過層層的經銷商批發,這造成了其出廠價和終端售價產生巨大的價差,消費者如果認識到這一點,估計很難花58元去買一瓶出廠價僅為6元的茅臺啤酒。銷售受阻,茅臺的啤酒和干紅實際上已淪為茅臺集團的“雞肋”,通過買高端茅臺酒搭售啤酒和干紅的手段進行營銷。
茅臺啤酒出廠6元的好像是茅臺集團啤酒有限公司出品的雙歧因子。但這個啤酒好像零售18元,茅臺生產的這個啤酒是有保健作用的,因為茅臺生產的產品都是在追求健康。
隸屬于茅臺酒廠的一個新產品 出廠價6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