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啤酒加鹽會怎樣?
剛打開:加鹽會起泡! 如果你的口味重!加點鹽,啤酒的口味會更醇厚,口感更好!喝起來,有滋味!夏天還可以補充人體的鹽份的損失!一舉兩得. 當然加量不要明顯嘗到咸為好!
二、啤酒廠每小時生產119瓶啤酒,2小時生產的啤酒裝了9箱后還剩22瓶,平均每箱裝多少瓶?
啤酒廠每小時生產119瓶啤酒,2小時生產的啤酒裝了9箱后還剩22瓶,
平均每箱裝(24)瓶,
(119*2-22)/9
=(238-22)/9
=216/9
=24(瓶)
三、啤酒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
制啤酒粗略的分為制麥汁,發酵,后處理,灌裝這四大部分。制麥汁主要要控制麥汁糖度,蛋白含量,麥汁過濾清亮度什么的。發酵主要控制發酵溫度,發酵是否染菌,后處理主要控制過濾清亮度,灌裝主要控制是否染菌。實際上關鍵控制點非常多,不同工藝的啤酒控制起來也不一樣。這里就給你簡單介紹一下,如果是考試什么的,最好去好好看書,如果是想自己生產,最好打消這個念頭。啤酒是機械化大生產個人小作坊是玩不轉的。
四、啤酒效應是什么
啤酒效應簡介
啤酒效應(Beer effect)指的并非僅是啤酒行業的現象,而是營銷流通領域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該效應指的是由于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資訊的不對稱以及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資訊在內部的傳遞中失真?!?
在營銷流通領域中,由于信息傳遞的失控,零售商對需求樂觀,遂追加訂貨;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產商,生產商的行為又更大的刺激了原料供給商。也就是說信號在逆向傳遞的過程中被不斷放大了,消費者的需求可能只需要10瓶,但零售商的訂單使得生產商對需求盲目樂觀,造成了好象需要100瓶的印象。而生產商向上游供給商的大量訂貨又給原料商造成好象需要1000瓶的印象。反之,當需求縮減的時候也是一樣。
啤酒效應的試驗
上個世紀6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斯特曼(Sterman)教授做了一個著名的試驗──啤酒銷售流通試驗。在這個試驗中有四組學生分別代表消費者、零售商、經銷商、廠家,由此形成一個簡單的供應鏈。試驗要求:任何上、下游企業之間不能交換任何商業資訊,只允許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傳遞訂單,消費者只能將訂單下給零售商。結果表明:由于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資訊的不對稱以及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需求資訊在供應鏈內部傳遞時失真了。啤酒效應暴露了供應鏈中信息傳遞中的問題。不對稱的信息往往會扭曲供應鏈內部的需求信息,而且不同階段對需求狀況有著截然不同的估計,如果不能及時詳細掌握供應鏈的供求狀況,其結果便是導致供應鏈失調。